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源下载  > 电子书 > 哲学宗教

大师的境界:谈“生”论“死”

1/26/2019 3:07:38 PM 人评论

作为人生最大的问题,“生”与“死”是最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到困惑与不安的问题。而大师们对人生的看法与众不同,聆听大师谈“生”论“死”,了悟人生真相,收获内心的平静与安宁。  《大师的境界:谈“生”论“死”》收录了梁漱溟、胡适、鲁迅、梁实秋、李叔同等大师谈

大师的境界:谈“生”论“死”

大师的境界:谈“生”论“死”

编辑推荐

  作为人生最大的问题,“生”与“死”是最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到困惑与不安的问题。而大师们对人生的看法与众不同,聆听大师谈“生”论“死”,了悟人生真相,收获内心的平静与安宁。
  《大师的境界:谈“生”论“死”》收录了梁漱溟、胡适、鲁迅、梁实秋、李叔同等大师谈论生死的最精彩的文章,从大师们人生的各个侧面和各种表象入手,深刻地阐述“生”与“死”的问题,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,激发更豁达的生活态度。

内容简介

  《大师的境界:谈“生”论“死”》,这是一部透过“生”与“死”来研究和探寻人生和人生意义的著作。它从大师们人生的各个侧面和各种表象入手,博采百家,见人所未见,言人敢未言,通过丰富多彩的事例和生动活泼的语言,形象地阐述了“生”与“死”的问题,引入深入认识人生,思考人生,品味人生,激励人们去直面人生。

作者简介

  梁漱溟(1893—1988),生于北京,祖籍广西桂林。原名焕鼎,字寿铭,漱溟是他的笔名之一。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社会改造活动家,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。1917年—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。1930年—1937年,从事乡村建设运动。1938年—1947年,为谋求统一团结抗日与和平民主建国而奔走。其主要著作:《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》《乡村建设理论》《中国文化要义》及《人心与人生》等。

  胡适(1891—1962),徽州绩溪人。原名嗣穈,昵称穈儿,学名洪骍,字希疆,后改名胡适,字适之,笔名天风、藏晖等。现代著名学者、诗人、历史学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、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、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。著有《白话文学史》《胡适文存》《尝试集》《中国哲学史大纲》等。

  鲁迅(1881—1936),无产阶级文学家、思想家、革命家。原名周樟寿,后改名周树人。字豫亭,后改为豫才,浙江绍兴人。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,中国现代小说、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,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、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之一。代表作有《呐喊》《彷徨》《朝花夕拾》等。

  梁实秋(1903—1987),原名梁治华,出生于北京。笔名子佳、秋郎、程淑等。中国著名的散文家、学者、文学批评家、翻译家,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,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。一生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,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。代表作《莎士比亚全集》(译作)等。

  季羡林(1911—2009),山东临清人,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、语言学家、文学家、国学家、佛学家、史学家、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。早年留学国外,通英、德、梵、巴利文,能阅俄、法文,尤精于吐火罗文,其著作汇编成《季羡林文集》。

附件下载

  • 下载

    百度网盘下载

    下载: 所需积分:90

  • 积分获取方法:先给账户进行充值,然后进行积分兑换,积分兑换比例:1元可兑换10个积分.
    具体可参考帮助如何获取积分说明

相关资源

  • 太平经合校(套装上下册)

    后汉《太平经》是道教重要的经典之一,是中国哲学史、思想史上有价值的资料。大抵以奉天法道,顺应阴阳五行为宗旨,广述治世之道,伦理之则,以及长寿成仙、治病养生、通神占验之术。现存只有明朝《道藏》的一个本子。原书一百七十卷,今本残存仅五十七卷。编者根据《

    8/1/2025 9:14:59 PM
  • 邵雍全集(套装共5册)

    邵雍作为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易学家和诗人,与周敦颐、二程、张载一起被后人尊称为“北宋五子”。近年来,虽然有多种版本的邵雍著作出版,但从研究者角度来看,其资料搜集尚未完备。加之邵雍专精易学象数,其学术堪称一孤明独发之专门之学,如整理标点者不得其人,亦难孚世…

    7/2/2025 8:53:25 PM
  • 古代经典鉴赏系列:金刚经鉴赏辞典

   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《金刚经鉴赏辞典》是辞书出版社经典鉴赏系列中的一本。作者李利安长期从事宗教理论、佛教历史与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工作,对《金刚经》的注释、鉴赏解读论述清晰,分析透彻。 《金刚经》是印度佛教发展的产物,由于该经阐释了大乘佛教思想的…

    6/26/2025 7:36:12 PM
  • 沈氏玄空学

    玄空风水学是堪舆学中的一种,其历史悠久。它源于河洛理数,以干支、阴阳、九宫、八卦为依据,经过先贤千百年不断的演绎升华而形成了结构严谨、逻辑性很强的一门系统的学问。《沈氏玄空学》是清代玄空风水学家沈竹扔从章仲山《阴阳二宅录验》中,以其智慧悟出的玄空学

    5/25/2025 10:45:51 AM